
這是發生在元代的一個心靈雞湯故事,載于《南村輟耕錄》。故事發生在至正年間。
揚州有個泰興縣,泰興縣有個村叫馬駝沙,村里有個農夫,姓司,叫司大,是富戶陳家的一個佃農。
司大家很窮,交不起租子,遂打算把所佃之田質還陳家,換點錢回來。
陳家旁邊有一戶人家,叫李慶四,也是個佃戶。
這家伙心思比較敏捷,找到主人家暗中游說,最終竟以極低的價格把田地奪走。
司大雖然心中郁悶,卻也無可奈何。 李慶四得了大便宜,心情愉悅得很,殺雞燙酒,宴請所有相關人等。
司大也跟著去了,結果卻在席間遭到了李慶四的無情羞辱。
司大無比惱怒,回家后痛罵這個李慶四欺人太甚。
司大老婆勸他道:“咱們天生就是窮命,就別去恨別人了! 司大哪里聽得進去,他被怒火沖暈了頭腦,鋌而走險,
拿著火把連夜潛入李慶四家里,準備把他家燒個干凈。
正當他走到屋檐下,準備點火時,忽然聽到屋子里有聲音傳來,
側耳一聽,原來是李慶四的兒媳婦在生產。 司大一下子動了惻隱之心:“我痛恨的是李慶四,何必要殺這一對母子呢!
于是把火炬扔到溝里,回家去了。 仇不報了,生活還得繼續。佃田為人所奪,司大沒有別的收入來源,只能轉行去釀酒。
天無絕人之路,沒想到他在這個領域居然頗有天分,釀的酒大受好評,于是家境慢慢地富裕起來。
與此同時,李慶四家里因為各種原因,卻日益衰落下來,越過越窮。 過了十年,李慶四過不下去了,被迫要把佃田質還給主家。
司大一聽,報仇的機會來了,他也用了李慶四十年前的手段,以極低廉的價格把田地奪了回來。
他也辦了個宴會,把李慶四請來,當中著實羞辱了一頓,總算是把這個仇給報了。 李慶四不反思自己的過錯,反而怒火中燒,恨司大恨得咬牙切齒。
他把一個火盆點著,端出去,打算去把司大家給燒了。
李慶四到了司大家,正要把火盆往屋子上倒,忽然聽到屋里有動靜。
他探頭一看,巧了,居然趕上司家媳婦也在生產。 看著剛出生的小娃娃,李慶四端著火盆,心里一下子猶豫起來。
忽然看到有人從屋里要推門出來,他嚇得把火盆一扔,轉身跑了。 到了第二天,司大在院子里,忽然看到地上扣著一個火盆,
覺得奇怪,再一看盆底,上面寫了一個“李”字。
司大登時明白了,這是在重演我十年前經歷過的事情!
當年我要去燒他家,因為趕上他媳婦生孩子,沒下手。
如今他要來燒我家,趕上我媳婦生孩子,也沒下手。這簡直是他媽的天意! 司大取了五千錢,登門拜訪李家,誠懇道歉,
說我昨天席上侮辱了您,心里過意不去,給您送點錢來賠罪。
李慶四哪料到會有這么一出,心中懷疑不會是又來耍我吧?假裝稱病不起。 司大哪肯答應,把他硬拽到村里酒館,點了壺酒。
兩人喝到一半,司大對李慶四說:當年啊,你孫子是子時出生的,
那時候我在,拿著火把準備燒你家,幸虧有那孩子,我沒動手。
昨天我兒子出生,你帶著火盆來,也沒動手。咱們兩個都有仁慈之心,所以未釀成大禍。
你想想看,如果當時你我只顧泄憤,不講憐憫,豈有如今的大好生活?
這種一時氣急便要對方家破人亡的事,以后一定得慎重才是。 故事很長,細細品嘗, 回想過往,問問自己, 相同想法,是否有過? 學會放下,利人利己, 萬事萬物,皆有定數。
|